八声甘州·被西风吹不断新愁

魏了翁魏了翁 〔宋代〕

被西风吹不断新愁。吾归欲安归。望秦云苍憺,蜀山渺渀,楚泽平漪。鸿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独立苍茫外,数遍群飞。多少曹苻气势,只数舟燥苇,一局枯棋。更元颜何事,花玉困重围。算眼前、未知谁恃,恃苍天、终古限华夷。还须念,人谋如旧,天意难知。

甲子三月一日出白羊门交游茅山诗

陆文圭陆文圭 〔元代〕

我来古茅州,未登三茅峰。
自愧尘中人,虔希云外踪。
明日作寒食,命驾吾欲东。
白羊古城门,坡陇门重重。
我行涉其颠,忽下润井中。
一曲复一曲,直道何由逢。
时于荆棘裹,小树樱桃红。
茁茁丘中麦,类我头发蓬。
发白日日脱,麦青长芃芃。
安得长生诀,稽首华阳翁。
两唐古君子,居焰升元宫。
控仙在何许,为我作先容。

依韵和登州推官张同年之梁山

祖无择祖无择 〔宋代〕

峻极乾苍苍,班移自混茫。
势临坤轴断,根入海涛僵。
屹立踰千仞,孤标冠四荒。
兴云山近泰,出日谷连暘。
绝坟于斯胜,烦襟到此凉。
山经终寂寂,祀典谩煌煌。
岩黑骊龙睡,烟清来凤翔。
藏书陋群玉,中瑟小空桑。
禹载无遗迹,秦碑有旧章。
乘舆曾直上,鞭石宛居傍。
在昔初迁鼎,当时异省方。
纵心师诞妄,恃力逞强梁。
儒学微言绝,神仙怪说彰。
锡符尊德水,留识著吾浆。
岂念思王度,惟期至帝乡。
斋男何杳杳,秋祝自琅琅。
讵得三山药,翻同一国狂。
八神宁尔福,二世果斯亡。
始祸闻陈涉,遗书见子长。
龙兴成大定,虎噬免交攘。
往事真涂炭,寒心剧刺芒。
自从兹灭国,谁复此祠阳。
冤毒疑沦髓,凋残竞沐疮。
鉴宜观夏后,道合慕陶唐。
圣世逾三代,明君掩百王。
朝廷隆盛礼,简册耀休光。
运契千龄统,歌喧六达庄。
古今称治理,夷夏共瞻望。
洪化周无外,群生洽太康。
东民休望幸,端拱德芬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堪笑一场颠倒梦

朱敦儒朱敦儒 〔宋代〕

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
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匆匆西沉。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

九里山中三首 其三

王冕王冕 〔元代〕

九里溪头晚雨晴,松风瑟瑟水泠泠。绝无过客问奇字,只有閒云到野亭。

每笑盛名传坎壈,岂陈虚语说零丁?老年恰喜精神爽,合得仙人相鹤经。

相见欢 鸳鸯

董元恺董元恺 〔清代〕

珍禽两两回翔。狎芳塘。惹得多情儿女,绣罗裳。

嗔伊并,惊伊散,忽分行。刚到荷花深处,又双双。

霓裳羽衣曲赋附歌

陈嘏陈嘏 〔唐代〕

圣功成兮至乐脩,大道叶兮皇风流。

五月十二日晚登平云亭得平字齐字

郭印郭印 〔宋代〕

磴道穿乔木,危亭喜杖藜。
郊原春树暗,井邑暮烟低。
日没牛羊下,山空鸟雀啼。
超然尘世外,身与白云齐。

信陵君

刘摰刘摰 〔宋代〕

客赵忘梁久不归,先王宗社若巢危。归来未久秦人入,魏国存亡亦可悲。

送陈肖玉长教擢教楚藩

赵完璧赵完璧 〔明代〕

胡为孤奇姿,觏此青海曲。玄简如有情,纲常僻邑鹄。

朱丝返淳元,綵笔振颓俗。霢霂膏幽兰,剞劂试良玉。

炫日夭桃崇紫霞,凌风瑶笋超贞华。楚淮弦诵春无涯,龙门蟾窟文泽赊。

歘有紫泥书,仰翥丹霄凤。潇湘杳灵翰,琬琰破尘梦。

怅惘湖水春,索寞山阳弄。挹之不可留,濒溪薄相送。

青青杨柳摇碧波,孤帆万里情如何。醁𨤍一酌强君酡,青萍三尺为君磨。

江空岁晚目力短,霜寒秋老雁无多。荒城银烛坐风雨,春晖紫府迷笙歌。

陈琳负伟才,仲舒抱俊策。银纪湘东豪,仙集淮南客。

梁园授简空陈编,巫台梦思俱云烟。风流儒雅怀千年,壮图此日辉前贤。

次韵百官旌教寺善𪫬庵讲主二绝 其二

谢肃谢肃 〔明代〕

满轩松月夜将残,激枕江声梦不安。忆共揽衣成露坐,白莲香拂水边阑。

解佩令

佚名佚名 〔元代〕

一生蒙懂,世事不晓。吃茶饭、不知饥饱。坐处生根,立一似、顽石当道。

任傍人、笑我虚矫。文艺不解,岂知典教。说修行、无分剖。

面上尘埃,发髼松、身披衲袄。永长生、浩劫不老。

祝英台近 别意,戏柬刘晓岚

黄钧宰黄钧宰 〔清代〕

篆烟霏,花影度,楼外警钟鼓。小别经春,丝柳湿残雨。

似他旧恨新愁,千条万绪。教说也,从何说与。

暗中觑,无意触了微嗔,盈盈复欢语。眉眼分明。汝辈小儿女,不须掩镜私啼,牵花暗诉,被明月,笑人西去。

和温仲舒感怀

四锡四锡 〔宋代〕

郡斋松盖翠斜欹,客到鸣琴凡酒巵。
江上正当摇落景,天涯空惜太平时。
雪残幽谷春难到,兰茂深林众岂知。
上国三千五百里,杨梅熟日是归期。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晏几道晏几道 〔宋代〕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赵提官挽章

崔敦礼崔敦礼 〔宋代〕

典型前辈近,问学古人深。
有道只藏韫,无言自陆沉。
忧民空白首,爱主只丹心。
远矣平生志,松风扫墓林。

呈张德辉

卫泾卫泾 〔宋代〕

韫椟君子藏,枉寻吾道曲。
绝物忌太清,狥世未免俗。
人言俗难医,我见清可濯。
安得直上挽天河,一洗俗尘千万斛。

送赵任卿芜湖丞

韩元吉韩元吉 〔宋代〕

青山照濡须,江驶不可渡。
当年黄须儿,跨马识其处。
奸雄有遗迹,草木尚西顾。
孤城千家邑,政尔横故戍。
翩翩佳公子,儒雅称风度。
金门向蓬莱,曾未度阔步。
畴令一官卑,仅乃高尉簿。
得非多言穷,定坐能诗故。
相从十年间,了不见喜怒。
千金第深韫,至宝可轻付。
江山落君手,判断得佳句。
谁欤招得仙,我欲起谢傅。
似闻王师出,鼙鼓近营驻。
老生固常谈,愚者亦先虑。
一樽别时酒,且用慰迟暮。
去去无久留,功名有夷路。

龙翔寺赠缝人 其一

梁寅梁寅 〔元代〕

蜀绮吴绫惯揣量,并刀常带色丝香。自言多得豪家意,也解穿云到上方。

送杨文质侍父之西台

丁复丁复 〔元代〕

御史乘骢西入关,郎君晓服拥斓斑。东风柳色寒犹浅,南国桃花春未殷。

后骑送官过白下,前驱卫士负黄间。州城獬廌峨冠度,里社鸡豚衣绣还。

问膳早朝河畔驿,举鞭遥识陕中山。道涂来往增加额,父老邀迎各解颜。

渭水东流连二汉,蜀都南去带诸蛮。秦中兵馑仍凋瘵,剑外人风更阻艰。

勤读古书探要眇,与论时政及馀閒。他年先后听周鲁,迭拜螭头最上班。

大学

曾子 著 |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宋代程颢、程颐兄弟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至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撰《四书集注》,将它和《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中庸

子思 著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周易集解

李鼎祚 著 | 易经 | 唐李鼎祚撰。鼎祚《唐书》无传,始末未详。惟据《序》末结衔,知其官为秘书省著作郎。

易童子问

欧阳修 著 | 易经 | 《易童子问》三卷,北宋欧阳修撰。《欧阳文忠全集》本。此书设童子与师问对之语,以说《易脂。卷一、卷二说六十四卦卦辞及《彖传》、《象传》大义。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著| 四书 | 大学章句序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白话版《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宋书

沈约 著 |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

白话版《梁书》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 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白话版《陈书》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魏书

魏收 著 |《魏书》,北齐魏收撰,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0卷。

白话版《魏书》

《魏书》,北齐魏收撰,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0卷。

白话版《周书》

令狐德棻等 著 《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书。

隋书

魏徵 著 |《隋书》,唐魏徵等撰。隋文帝时,王劭已撰成《隋书》八十卷。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首先提出修 齐、梁、陈、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隔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数年仍未成书。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命房玄龄监修隋史,另纪传部分监修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贞观十年(636年)成书。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

白话版《南史》

李延寿 著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北史

李大师、李延寿 著 |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新唐书

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 著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也是《新唐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

白话版《新唐书》

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 著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也是《新唐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

白话版《辽史》

脱脱 著 |《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元修《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以及国语解1卷。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

金史

脱脱 著 |《金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白话版《明史》

张廷玉 著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故事
作文
© 2023 哪诗词 | 免责声明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admin@17yaku.com | | 备